我在芬兰生活26年,41岁当空姐,却因疫情失业,50岁再次入职空姐

 admin   2025-06-01 03:59   30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不少人想知道关于我在芬兰生活26年,41岁当空姐,却因疫情失业,50岁再次入职空姐和疫情下的空乘人员讲述,接下来让小编为你详细讲解吧!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61个真人的故事

我叫胡平山,50岁,北京人。我在芬兰生活了26年。我现在是一名空姐、模特、演员和疗养院的兼职护士。

24岁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我来到芬兰读书。毕业后,我选择留在芬兰找工作。我没想到15年后,我会失业。大家都说35岁就有职业危机,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申请成为一名空姐。那一年我41岁。

没想到7年后,疫情突然爆发,我再次失去了喜爱的工作,再次面临职业困境。我本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但我不想坐在家里来养老院做护理工作。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在芬兰健美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并且是唯一参加的中国人。

现在,50岁的我重新申请成为一名空姐,做我喜欢的工作。回首人生的一半,余生却很短暂。不要给自己设定。唯一能让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我1972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四口之家,还有一个弟弟。我的祖父和祖父都是政府高级官员,父亲在研究所工作,母亲是医院的妇产科医生。那时候,爷爷住在独立别墅里,出门总是有车来接。可以说我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我上学后,父母从来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而且我学习也不努力,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很一般。高中毕业后,我的成绩在班上垫底。

高中时,每次考试后,学校都会组织排名公布。每次我都要从后到前寻找我的名字。虽然是一张薄薄的纸,但给我的感觉却无比沉重,无情地践踏着我的自尊。我也尝试过提高自己的成绩,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上帝为我关上了一扇门,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由于工作的原因,妈妈认识了很多外国人,我也经常和他们接触。当我17、18岁时,我已经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与外国人交流。这无意间为我以后出国打下了基础。

1990年,我参加了高考。当然,结果正如预料的那样。我没能考上心仪的学校,最后选择了中国社会大学。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所学校。它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当时是一所专科学校。在家人的建议下,我选择了贸易专业。那时的我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学习成绩也只是班上的平均水平。就这样,我一步步度过了大学三年。

大学期间,我对学术没有太多记忆。如果你要,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那就是勤工俭学。

那时,虽然我的零用足够了,不用担心生活费,但为了体验生活,妈妈还是帮我找了一家公司上班。

这家公司是台湾人经营的,在一家酒店租了一间办公室。在公司,我主要负责后台工作,月薪800元。在90年代初,800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相当于一笔巨款,同学们都羡慕不已。

当时公司有一个香港合伙人,女朋友是广东人,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因为业务往来,她经常去公司出差,我们的往返也就熟悉了。巧的是,我们还是一家人,她也姓胡。我一般都叫她胡姐。

1993年,当我即将毕业实习时,胡姐我“你想来我公司工作吗?”我想胡姐平时对我照顾得很好,而且我也想去广州,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应了。

到了公司,我担任胡姐的秘书,主要负责行政工作,生活轻松自在。一年后,因为公司领导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在工作中脾气很大,不想受到影响,所以就辞职了。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感谢胡姐给我提供了第一份工作。

回到北京后,我玩了一段时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国留学并积累经验。在熟悉的环境待久了,我也想出去走走。我不想一直待在父母的羽翼下。我想安定下来。

这时,我妈妈正好有一个芬兰朋友,所以她决定让我去芬兰读书,这样我就可以有人照顾我。

回想之前的一段时间,在家人的保护下,我过着非常自由自在的生活,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家人包办的,我不需要自己去考虑、去追求什么。我什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但我很感激这段时间,让我尝到了世间所有的温暖。

1996年4月,24岁的我只身来到芬兰,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四月的芬兰还在下雪。一下飞机,我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鼻子里充满了松柏的味道。一走出机场,我就被一种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这里是如此荒凉。

我的目的地是芬兰西部沿海城市瓦萨小镇。芬兰总人口约540万,但这里只有约7万。以前看惯了首都的喧嚣,但当我看到瓦萨空荡荡的街道时,我的心里立刻感觉到了巨大的不同。

那时,我住在我母亲的朋友家里。阿姨人很好,让我感受到了异国他乡难得的温暖。刚到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题就是语言障碍。幸运的是,我的英语还不错。即使我不会说芬兰语,我仍然可以与周围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最让我沮丧的不是沟通题,而是价值观的差异。我们中国人交流时喜欢说礼貌用语,但在芬兰,他们做事很直接。

印象最深的是,我刚到芬兰不久,就在厨房帮姨妈洗碗。她说“你不必这样做。”我以为这是礼貌性的评论,就没有理会她,继续洗衣服。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道“你不必这么做。”我还是没有认真对待。没想到,她走到我面前,愤怒地喊道“你不用这么做!”

这声音吓到我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当地人做事效率很高,叫什么就做什么,干净利落,但情感上很难接受。

还有一次,姨妈见我带的衣服不多,就打算给我一件。那是一套工作服。我试穿了它们,我非常喜欢它们。由于我以前的习惯,当别人给我东西时,我总是礼貌地说“你真的给了我吗?”

没想到阿姨听了这话,很平静地把衣服拿走了,说道“你不想要吗?好,我拿走……”当时我就傻眼了。

现在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但它确实发生在我身上。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记忆力”。如果我喜欢某样东西,我就会喜欢它。如果我不喜欢它,我就会拒绝它。如果我想要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适应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你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远离亲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没有人会关心你。凡事都要靠自己。但只有经历了努力的过程,生活才踏实、真实。

1996年9月,我考入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主修贸易。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我渐渐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不再像以前那样在乎了。每堂课我都会认真听讲,平时的作业我都会认真做。

1998年,大学毕业后,我本来想回国找工作。不过在这里生活了两年,我已经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节奏,所以我决定先去芬兰找工作积累经验。

当时我加入了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与我的专业相关。公司都是芬兰人,他们对我非常友好。参加工作前两年,我被分配到北京分公司负责文秘行政工作。比如,我负责派往北京的芬兰员工的日常饮食、起居、租房等事宜。

别以为这些都是小事。越是琐碎的事情,越能磨炼人的性格。比如我需要了解每个同事的性格,他们对于租房有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等等,工作一定要做得非常细致。正是在这里,我变得更加踏实,并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在此期间,我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左有事业,右有家庭”,平静地生活到退休。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危机已经慢慢向我们逼近。

2013年,由于经营不善,公司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为了保护自己,公司开始裁员。不幸的是,我成为了下岗员工之一。

没有人能够承受即将退休时职场的洗牌。另外,那段时间我身体不好,脱发、失眠。在这双重打击下,我不得不停下来,开始准备下一步。

中国有句老话“身体是革命的本”。拥有好身体,才能找到诗和远方。为了改善自己的亚健康状况,我开始跑步、做健身操、做瑜伽,甚至还去健身房办了卡。

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芬兰航空正在招聘空乘人员,并且要求他们会说中文。这个机会就像一根救命稻草。我很担心,二话不说就跑去应聘。

在应聘之前,我专门学习了一些空乘相关的知识。面试非常顺利,我就通过了。接下来,我将接受为期2个月的培训,主要学习急救知识、危险物品的处理等。

正当我为找到这份工作而感到庆幸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医疗紧急现场中,我不小心摔倒了腿。医生用钢板将其固定,并告诉我“不要参加后续训练!”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都碎了。就像掉进冰窖一样,我瞬间绝望了。

但有时,成功意味着你比别人做得多一点。这时,老公鼓励我说“你不能放弃,一定会有别的办法的!”老公带我去另一家医院检查。医生说我不用拐杖就可以正常行走了。

于是,我立即找到了培训老师,向他表达了我的想法。最后,他被我的顽强打动,同意让我归队继续训练。

经过努力,我通过了所有考试,顺利成为当时公司的一名中国空姐。我曾经看到一个热门话题——“35岁失业”。我很疑惑为什么招聘会有35岁的门槛?35岁以上就没有机会了吗?但谁能想到,我41岁就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我飞行的大部分航线都是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飞往世界各地的航线。我们按计划工作,飞行六天,休息三四天。在六天的飞行中,偶尔会有替补。如果需要空姐,公司要求我们在一个半小时内登机。

虽然坐飞机有时会让我感到很累,但我仍然喜欢空姐的工作。因为你不仅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和事,还可以体验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

例如,以按响呼叫铃为例。在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中,瑞典人要一直按铃,像仆人一样称呼服务员。但我们中国人上飞机时很少按铃。这可能与瑞典的传统有关。是王制,所以他们的性格非常骄傲,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随和。

就这样,在一次次为乘客服务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现实的生活,也让我的性格多了一点耐心。尤其是面对要求严格的旅客,我从不回避,真诚地与他们沟通。我一直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我享受工作的过程。

然而谁也没想到,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各行各业都受到很大影响,我的航班也停飞了。就这样,当了7年空姐之后,我再次面临职业困境。

事实上,在芬兰,失业人员每月可以领取数千欧元的失业救济金。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可以领取更多,足够维持家庭开支了。然而,我并不想过这种“提前退休”的生活。我想找点事情做来丰富我的生活。

国内的一些朋友知道我的想法后,建议我“你都48岁了,该退休了,再呆两年不是更好吗?我们都希望能像你一样!”

想了再三,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性格不允许我停下来。最终我报考了护理专业。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一家疗养院做专业护理工作。

在当地,如果老人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孩子,政府会安排他们入住“临终关怀中心”。这里90%以上的病人都患有老年痴呆症或者全身瘫痪,他们选择来这里养老。

照顾这些老人肯定是很困难的。记得有一位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脾气非常不好。每次他靠近他的时候,他都会咒骂。无论是换尿布还是洗屁股,他都觉得麻烦,很抗拒。有一次他大便在裤子里,我就带他去清理。他一边咒骂一边用双手抓挠,结果就是到处都是。

还有一些老人,脾气特别固执。当要求洗澡时,他们拒绝洗澡;当要求服药时,他们拒绝服药。面对这样的老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能强迫他们这样做。我们只能耐心沟通。因为在芬兰,强迫别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是违法的。

尽管很困难,但我仍然非常喜欢这份工作。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深深地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健康就像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金都是0。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1,就什么都没有。

所以,我平日里一直坚持健身。只有身体好了,我才能做我想做的事。但没想到健身不仅给了我健康

我在芬兰生活26年,41岁当空姐,却因疫情失业,50岁再次入职空姐的相关内容,本篇文章主要关于疫情下的空乘人员讲述这种热门题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到各位!

本文地址:http://www.szrclighting.com/post/13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