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金融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admin   2025-07-27 03:59   4 人阅读  0 条评论

关于2022年天津市金融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和疫情期间天津金融政策的一些相关题,很多人都是想知道的,那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天津滨海报编辑2月27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及全市金融机构将扎实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后续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稳金融、救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社会民生。全市金融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金融总量稳步增长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制定了天津市“克服疫情影响金融16条措施”、“惠企惠民金融26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建立“1+4”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窗口指导,加强沟通协调,全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2022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吸纳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981亿元,撬动相关领域贷款发放4034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17万家;全年指导和支持天津市非金融企业发债融资金额3613亿元,同比增长11%,发行量位居全国第七,实现资金净流入48亿元;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270亿元,保活16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七位。2022年末,天津存贷款综合增速达8,创近年来新高;社会融资存量66万亿元,同比增加49%,全年社会融资增加3429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元。

信贷结构稳步优化

2022年,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2022年末,天津市基础设施贷款余额7996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162个市级重点项目获贷款872亿元。全力支持推进“制造名城”战略。2022年末,天津市制造业贷款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加166元,较年初增加442亿元,居各行业首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加236元。深入开展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20项行动。围绕12个重点产业链推出12家专属线上“金融便利店”,涵盖170余种金融产品。截至2022年末,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3216家上市公司贷款余额1597亿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能力。2022年末,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02亿元和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67。

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不断完善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服务。2022年末,天津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13亿元,同比增加207。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131亿元,同比增加466户,首次房贷家庭增加75万户。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2022年末,天津市涉农贷款余额2704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年初增加303亿元。充分满足民营经济合理金融需求。2022年末,天津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293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67%,比年初增加306亿元。推动天津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在债券市场融资近100亿元。大力提升新公民群体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2022年,天津银行保险机构推出新公民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58项,向新公民发放个人贷款1140亿元。主动帮扶困难地区,贷款该放多久就放多久。2022年,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困难主体以及卡车司机贷款、商业卡车消费贷款、个人住房延期还本付息共计1354亿元而受疫情影响的消费贷款,受益市场主体数为27万户。

金融创新稳步推进

2022年,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着力发展,更好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

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实施“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共同推进“京津冀信用链”建设,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调发展债券。2022年,天津市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贷款余额6458亿元,同比增加682。

立足“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功能定位,多领域创新突破。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点”建设。创建区、镇、村示范体系,为涉农主体提供贷款、结算、涉农保险、担保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全年建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366个。实现农业领域全覆盖。

充分利用科技赋能,构建“信贷+支付+征信”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22年底,“智能助手”服务累计上线商户近31万户,基本实现天津市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全覆盖。推动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实施。

依托区块链技术,以标准化电子仓单为抵押品开展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可以有效缓解传统动产质押业务“质权确权难、仓储监管难”等题。系统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制定实施绿色融资租赁标准,推出转型债等一批创新绿色金融产品。2022年末,天津市绿色贷款余额4942亿元,同比增长224%;累计发行绿色债券371亿元。

贷款利率稳步下降

2022年,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综合运用央行多种政策工具,引导和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企稳下降。

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全年向金融机构投放低成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近千亿元,带动金融机构贷款量增加、贷款价格下降。

2022年,分两次下调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0个百分点。对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村商业银行,再降低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合计将释放资金约92亿元。

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发行12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债券加权发行利率为295,较同期全国一般金融债券发行利率低40个基点,提供低金融机构发放小微贷款的成本资金。

加大贷款利率监测引导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进一步畅通利率传导渠道,持续释放LPR下降红利,巩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成果。2022年,天津市金融机构新增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外汇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2022年,外汇改革创新将继续深化,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推动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平衡和支付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修订印发《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扩大业务范围,降低银行准入门槛,推动减少贸易收支手续和成本,并将企业准备文件的时间从3天缩短到2小时内,银行处理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截至2022年底,天津市已有试点银行12家、试点企业114家,业务规模127亿美元。

准确落实资本项目便利政策。推动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外债试点和“多外债共享账户”政策顺利实施。引导市场主体用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政策。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办理资本项目收益支付便利服务48万笔,金额26亿美元,有效提高资金使用便利性。

继续优化中小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引导银行开展外汇衍生品“首开户”拓展,丰富汇率对冲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外汇衍生品业务从最初的“了解但不做”转变为“想做”。2022年,全市外汇套期保值“第一账户”达到446个,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0%以上。

跨境人民币结算实现新突破

2022年,天津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约3420亿元,创2010年开展该业务以来的新高。

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7家企业实现了商品跨境人民币结算“零”的突破。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企业与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将分别达到440亿元和2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38。

提高FT账户的新性能。创新推出FT账户“期货+现货”“限额+规模”双联动业务模式,帮助企业有效流转资金。围绕FT全功能资金池集约化功能,推出8个新业态池建设场景。目前,16个FT全功能资金池累计资金超过200亿元,FT账户结算量超过6500亿元。

搭建外贸发展新。打造天津首个“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发挥跨境人民币优势,解决中小微跨境资金结算“难、慢、缓”题电子商务企业,助力外贸新业态发展。业务已启动20亿元。

推出新的解决方案以方便结算。围绕便利中小微企业、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升级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计划。2022年,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同比增长72%,占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的27%。优质企业670家,比2021年增加372家。

今年信贷将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夏洪涛介绍,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将坚持“围绕推动全市经济整体好转”运行上,支持经济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支持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并重,既支持短期纾困又支持长期转型。保持信贷稳定增长,强化金融运行调度,聚焦“十大行动”精准支持重点领域,聚焦“金融创新区”建设从事所有财务工作。

本文来自【金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关于2022年天津市金融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和疫情期间天津金融政策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各大网友。

本文地址:http://www.szrclighting.com/post/18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