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邻里互助冬日里的一股暖流,和疫情居家邻里互助活动总结的一些题,希望对大家都有帮助到家。
疫情相关药品短缺题日益引起关注,医疗药品需求成为重中之重。连日来,感冒药、退烧药成为上海不少小区的“紧缺”物品。一些家庭康复人员没有时间准备药物或药物不适合他们的症状。有些人突然被“中招”,心里非常慌。家里有“一老一少”,遇到麻烦就更着急、更生气。
近期,上海多地正在开展“邻里援助、药品共享”等行动。居民们通过贡献自己的“库存”、“备货”、帮助采购等方式帮助有需要的邻居。邻居们送药送医,分享经验,互相鼓励。疫情期间他们的相互帮助令人感动。
虹口区北外滩盘龙街26号一对夫妇发烧。由于家里没有退烧药,他们向建筑队长求助。随后,发起了为邻居寻找退烧药的慈善接力活动。热心的邻居拿出家里的几粒退烧药,送给了建筑队长。患病夫妇非常感动。诸如此类的暖心事例还有很多。有人的孩子半夜发高烧,着急。邻居们在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后,就在家里翻箱倒柜寻找药品。他们还帮助联系社区医生提供远程指导,帮助孩子身体降温。
目前,“宅”、“宅在家里”、“备药”已成为“朋友圈”热搜词,人们纷纷出门买药,生怕买不到药。但也有人主动把自己的药品带到社区,“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家住金山区石化街道四村443号的楼兴梅得知,一位老人邻居要买感冒药。她正好家里有剩余,考虑到现在不是探望对方的好时机,她就想到在楼道里设立一个“共享药桌”。邻居们拿出了家里多备的药品。没过多久,“共享药桌”就摆满了抗原、体温计、退热贴、消剂。大家在拿走药品的时候,还不忘对药品进行消。
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每一次更换背后都流淌着爱,传递着温暖。这些好邻居用“团结友爱、互助友爱”生动诠释了“近邻不如远亲”的谚语,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守望相助、荣辱与共的真情。
特殊时期,亲友邻里互相分享、互相帮助抗疫物资。在维持自己家人基本需求的同时,剩余的稀缺物资和药品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与亲友、邻居等分享或交换药品,可以缓解因紧缺带来的紧张情绪一些药物。对于每个人来说,拿出额外的药物来支持他人与负责任地购买药物一样是帮助他人。将医疗用品留给最需要的人是互相帮助的一种形式。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就像一团火点燃另一团火,一束光包围另一束光,守望相助,在给予与回应的双向互动中,凝聚着抗击疫情的无敌力量。让人们坚信寒冬终将过去,疫情终将消散。
主编杨林宇
文杨欢
来源浦东发布
对于邻里互助冬日里的一股暖流和一些关于疫情居家邻里互助活动总结相关内容,本文都有做详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