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关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这里有五个重要判断和一些疫情所影响的经济的题,很多人都想知道,接下来小编为你讲解一下吧!
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比2003年的SARS更大,将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抗击疫情并取得胜利需要多长时间。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如果能够迅速战胜疫情,我们依然能够赢得全年、赢得未来。
疫情爆发大概率会导致中国经济下滑,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经济下滑已是大概率事件。
但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韧性、弹性和空间依然存在,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改变。全年经济受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疫情控制的时机。
疫情得到控制的时间越短,我们的主动性就越大。力争一季度止损,二三四季度有更大主动权回归正常轨道。
疫情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但产业和服务供给方式都会出现替代。
第三产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其中涉及“吃、行、看、行、学”的行业受影响最严重。
近年来,餐饮业已成为超4万亿元的大市场。
平均每季度超过1万亿元。第一季度至少有一半时间不允许外出就餐、聚餐。一季度餐饮业经济损失至少约5000亿元。
旅游、电影、酒店、影视等行业受到重创,展览、交通、教育培训等将受到较大影响。
但第三产业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包括网络零售、网络医疗、网络、物流快递等,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疫情对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但持续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进出口方面,总体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15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4%,呈现逐季上升趋势。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703万亿元;二季度为768万亿元;三季度为826万亿元;第四季度为859万亿元。
疫情导致大部分出口企业春节后停产时间延长,进出口贸易也将大幅下降。
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出口量较大的省份普遍受疫情影响不明显,因此不会对我国出口规模产生较大影响。从进口来看,在近几年的增长基础上,还会有大幅增长。
疫情导致制造业产值减少,但制造业整体优势依然存在
有专家认为,一季度制造业产值可能下降30%以上,但如果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制造业将普遍好转。因为中国制造业的整体优势没有消失,制造体系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最完整,大部分制造业集群还在在中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行为和大趋势。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主张中国的疫情将把就业和制造业带回美国,但这不仅是他的一厢情愿,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转移的成本很高,而且转移速度不会那么快。围绕产业链形成的整个服务配套能力以及上下游关系,是几十年来跨境市场供需追求和市场机制发展的结果。按照政治家的意愿很难一夜之间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制造业一季度肯定会大幅下滑,但现在正在逐步恢复生产。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将弥补一季度的损失,并出现超常增长。全年增速将略低于去年,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新政策的陆续出台,将为企业提供更大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目前,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恢复经济增长、支持企业的政策措施。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在确保战胜疫情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加快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
比如,苏州、北京等地最近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支持中小企业具体可行的措施,包括金融支持、维护中小企业稳定等。减少劳动力,减轻企业负担。
预计今年政府将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定向降息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只要稳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支持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发展,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害就能得到有效控制,我们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内容
陈述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这里有五个重要判断和疫情所影响的经济的话题就讲到这里,如果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并收藏本站吧。
发表评论